易书苑官方网站
 
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百家 [254]
文学文化 [725]
诸子百家 [21]
名人文集 [84]
四库全书 [6]
敦煌文献 [17]
诗词戏曲 [91]
笔记小说 [46]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2]
社科综合 [15]
百科全书 [6]
哲学宗教 >>
佛教 [106]
道教 [37]
玄易堪舆 [57]
哲学 [47]
书画钻刻 >>
绘画艺术 [84]
书法篆刻 [31]
石窟雕刻 [5]
收藏鉴赏 [100]
建筑装饰 [26]
工艺美术 [29]
其它综合 [2]
医学类 >>
中医书籍 [527]
西医书籍 [4]
报刊杂志 >>
现代 [9]
民国 [46]
古籍善本 >>
国外收藏 [10]
国内保存 [21]
地理方志 >>
地理方志 [16]
金石考古 >>
墓志壁画 [49]
文献刊物 [225]
宋元学案补遗 全10册 2012 [清] 王梓材冯云濠编
价      格:¥ 20
售出: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SSID
百度网盘 PDF
 
商品详情

宋元学案补遗 全10册 2012 [清] 王梓材冯云濠编


  • 宋元学案补遗 全10册 2012 [清] 王梓材冯云濠编

    《宋元学案补遗》共10册,由中华书局2012年出版,原著为[清] 王梓材/冯云濠等。

    黄宗羲撰《宋元学案》未成而卒。今传《宋元学案》系黄氏儿子百家、学生全祖望、后学王梓材等补辑而成。由于宋代学术十分发达,文献流传也非常丰富,故王梓材在订补刻成《宋元学案》之后,复广辑史料,补修《宋元学案补遗》。原稿成40卷,有稿本传世,今藏北京图书馆,并有影印本传世,一时视为重宝。然而40卷本《补遗》并非完书,王氏其后续有增订,终而成一百卷,卷帙比40卷本多出不啻10倍,刻于《四明丛书》之中,却素来无人知道利用。本次对此加以整理标点,使之与《宋元学案》配套而成一部完整的宋元学术史。还附有人名索引,以便实用。


    补遗与正编相比,其特点在于数据的求全求备。正如王梓材所言:首先,正史中“为学案所宜载而未载者”,“凡有所见,皆为录存”。其次,凡志乘中“为儒林渊薮者”,如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南诸省通志,“采录不敢有遗”。第三,醉经阂所藏宋、元文集、专集不下数百十家,其聚珍版诸书多本于永乐大典“是固谢山所欲观而不得者”,“掇拾尤多”。


    目录
    卷首 宋元儒学案序录附识 附陈石士师宋学说
    卷一 安定学案补遗
    卷二 泰山学案补遗
    卷三 高平学案补遗
    卷四 庐陵学案补遗
    卷五 卉灵四先生学案补遗
    卷六 士刘诸儒学案补遗
    卷七 辣水学案补遗上
    卷八 涑水学案补遗下
    卷九 百源学案补遣上
    卷十 百源学案补遗下
    卷十一 濂溪学案补遗上
    卷十二 濂溪学案补遗下
    卷十三 明道学案补遗上
    卷十四 明道学案补遗下
    卷十五 伊川学案补遗上
    卷十六 伊川学案补遗下
    卷十七 横渠学案补遗上
    卷十八 横渠学案补遗下
    卷十九 范吕诸儒学案补遗
    卷二十 元城学案补遗
    卷二十一 华阳学案补遗
    卷二十二 景迂学案补遗
    卷二十三 荣阳学案补遗
    卷二十四 上蔡学案补遗
    卷二十五 龟山学案补遗
    ……


    宋元时期是中国儒学最为繁荣的时代,上变汉唐,下启明清,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十分重大。该一时期的儒学,流派众多,大师辈出,阵营庞大,新说迭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号棃洲)为总结和反映宋元两代学术,编纂了全景式的《宋元学案》一百卷。但是由于天不假年,《宋元学案》尚未编成黄宗羲即长辞于世。棃州之后,《宋元学案》在黄百家、万斯同等人校补下成书。但仍然多有遗佚,不无缺憾。清朝晚期,冯云濠、王梓材又编《中国儒学通案:宋元学案补遗》一书,初成40卷(即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本,一册),后又广搜遗编,旁及方志、野史、家乘,终成为卷一百、字达400万的洋洋巨制。《宋元学案补遗(套装共10册)》增补宋元时期儒学人物近万余人,皆各考师承,各撰小传,并类聚精要论著,附以考订案语,资料性和工具性兼而有之。百卷本《宋元学案补遗》与正编《宋元学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有此一编,众史皆具。是研究宋元理学史、儒学史、思想史以及家族传衍、学术流派的资料渊薮。《中国儒学通案:宋元学案补遗(套装共9册)》清末以来一直未曾单行,寻找不易。现选录最新挖补改版的《四明丛书》版本为底本,重新编制全书目录,另附人名索引,具有更准确、更方便等特点。

    这个《宋元学案补遗》是所谓的《中国儒学通案》其中的一种,竖排繁体,出版时间略后于中华书局版《宋元学案补遗》,这两个整理版本我都不太喜欢,中华版只用“。”断句,不算是真正的点校,好处在于跟中华书局的《宋元学案》版式保持一致,比较习惯。舒大刚先生的这个版本很明显是科研立项成果,出于众手,与一般古籍整理范式离得有点儿远,唉,看不习惯。
    总之:还是中华书局版《宋元学案》整理得比较用心啊!


    《宋元学案补遗》为清代学者王梓材、冯云濠所编,专为补《宋元学案》而作。书成于清代道光年间,凡正文100卷,附考3卷,序录1卷。其体例与《宋元学案》完全相同,卷目与之一一对应,学术和资料价值也与之完全相当,而其篇幅约为《宋元学案》的2倍。
    中华书局整理本是自该书问世以来的首个整理排印本,有校勘记,有索引,使用方便。全套10册,其中第10册专为索引册,附多种检字法。
    《宋元学案》是一部学术名著,由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初创体例并属草,但并未完成。其子黄百家继为之,也未完成。至乾隆初年,全祖望又为补修,虽大体已具,但直到乾隆二十年(1755)全祖望去世,全书也未最终完稿。其后王梓材、冯云濠辗转得到《宋元学案》手稿,接续整理,始于道光十八年(1838)编成并刻板。王、冯二人在整理此书过程中又掌握到大量材料,由于无法纳入正编中,乃不得不有《补遗》之作。由于《宋元学案补遗》在编纂时利用了大量传世珍本和地方稀见文献,今天看来其资料价值甚至超过了《宋元学案》,是研究这一时期哲学思想和历史文化的必备书。因此,只有把《宋元学案》和《宋元学案补遗》合观,才能成为完璧,才能了解宋元时期学术界的全貌。
    《宋元学案》和《宋元学案补遗》缕述北宋、南宋、金代、元代400多年间的学术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之著述,提炼其学术要旨,揭示其师承渊源,备举前人之评述案断,提纲挈领,高屋建瓴,极具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尤其是《补遗》,搜罗人物更多,取材范围更广,组织编排更细密,案语评价更谨严。

    《宋元学案》是一部学术名著,由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初创体例并属草,但并未完成。其子黄百家继为之,也未完成。至乾隆初年,全祖望又为补修,虽大体已具,但直到乾隆二十年(1755)全祖望去世,全书也未最终完稿。其后王梓材、冯云濠辗转得到《宋元学案》手稿,接续整理,始于道光十八年(1838)编成并刻板。王、冯二人在整理此书过程中又掌握到大量材料,由于无法纳入正编中,乃不得不有《补遗》之作。由于《宋元学案补遗》在编纂时利用了大量传世珍本和地方稀见文献,今天看来其资料价值甚至超过了《宋元学案》,是研究这一时期哲学思想和历史文化的必备书。因此,只有把《宋元学案》和《宋元学案补遗》合观,才能成为完璧,才能了解宋元时期学术界的全貌。
        《宋元学案》和《宋元学案补遗》缕述北宋、南宋、金代、元代400多年间的学术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之著述,提炼其学术要旨,揭示其师承渊源,备举前人之评述案断,提纲挈领,高屋建瓴,极具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尤其是《补遗》,搜罗人物更多,取材范围更广,组织编排更细密,案语评价更谨严。
    从事宋元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东西啊。。。就是贵了点,至今没有入手。。。啊。。


     书目提要
        宋元学案共100卷,最早为明末清初黄宗羲整理。康熙十五年(1676年)黄宗羲完成《明儒学案》后续修此书,仅成17卷并序而卒,其子黄百家续作,又成8卷,后由弟子全祖望、杨开沅、顾諟等于乾隆十二年至二十年(1747年—1755年)补述,全祖望于逝世前一年完成,未刊刻而卒,后底稿归勤县卢氏抱经堂的门人卢镐(月船)保管,残本归宿愿蒋氏。宗羲六世孙黄征、七世孙黄直垕又补充为86卷,道光年间流入浙江学政陈少宗手。光绪五年(1879年)张汝霖再次主导,翻刻于长沙,成通行的100卷《宋元学案》,从草创到成书、刊印、通行,前后历经200余年。
        道光十八年(1838年)王梓材、冯云濠受督学何凌汉委托,整认讹钟,始成《宋元学案补遗》100卷,共补遗约有七、八百条。王梓材《宋元学案补遗》序云:“余与五桥广辑《宋元学案》之遗,凡得四十有二卷……五桥笃信好学,家有醉经阁,经史子集四部各归其伍,宋元儒文集不下百数十家,藉是以详校《学案》,无待旁借,即《补遗》之辑,亦是阁有以成也。”稿成之后存于屠用锡家中。《宋元学案》共分87个学案和2个学略(《荆公新学略》、《苏氏蜀学略》),以及2个党案(《元祐党案》、《庆元党案》),全书以安定、泰山两学案开篇,至卷九五以萧同诸学案为殿,共记宋元学者超过2000人,其中以司马光为首的《涑水学案》、邵雍的《百源学案》、周敦颐的《濂溪学案》、程颢的《明道学案》、程颐的《伊川学案》、张载的《横渠学案》、朱熹的《晦翁学案》、叶适的《水心学案》等都用2卷的篇幅详述。道光十八年(1838年)刊于浙江,却毁于鸦片战争。
    光绪五年(1879年)张汝霖再次主导,翻刻于长沙,成通行的100卷《宋元学案》,从草创到成书、刊印、通行,前后历经200余年。胡适撰写“《宋元学案补遗》四十二卷本跋”。此书为初步了解宋、元二代理学家、哲学家的生平,思想大要,全书首冠《考略》,历叙成书始末,次《序录》,次学案正文。并节录了宋、元二代诸儒思想的文章。
        本书是了解和研究我国宋元时代学术思想史的必读参考书,书中全面而详细地记述了当时的学派源流,介绍了各派的学说思想并略加论断,收录范围广,着作选录多,史料考证精,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宗派门户之见,注意到各家宗旨。
        本书虽然是根据黄宗萎确定的思路和框架编写而成的,但黄宗羲本人完成的书稿并不多,他对宋元学术的认识以及对当时学者的评价,远没有充分地反映出来。而后续者的思想和识见,又显然没有黄宗羲深刻,因此,在本书中,类似《明儒学案》那种深入和有点睛之笔的精彩评论较少,其主要价值体现在对资料的搜集、甄别、整理和保存方面。
     
        目录与收入人名
      
    卷数 篇名 主要人物 所属 备考
    卷首 宋元儒学案序录 


    卷01 安定学案 胡瑗 宋初三先生 北宋仁宗朝前后
    卷02 泰山学案 孙复?石介 同上 
    卷03 高平学案 范仲淹等 庆暦改革的主要人物 
    卷04 庐陵学案 欧阳修?刘敞等 庆暦以后的主要学者 
    卷05 古灵四先生学案 闽中四先生 胡瑗?孙复以来的同调势力 
    卷06 士刘诸儒学案 
    北宋中期的诸学者 
    卷07/08 涑水学案上下 司马光 北宋六先生之一 北宋神宗前后
    巻09/10 百源学案上下 邵雍 北宋五先生之一 
    巻11/12 濂渓学案上下 周敦颐 北宋五先生之一 
    巻13/14 明道学案上下 程颢 北宋五先生之一 
    巻15/16 伊川学案上下 程颐 北宋五先生之一 
    巻17/18 横渠学案上下 张载 北宋五先生之一 
    巻19 范吕诸儒学案 范镇?吕公著等 司马光的同僚 
    巻20 元城学案 刘安世 司马光弟子 北宋哲宗朝前后
    巻21 华阳学案 范祖禹 同上 
    巻22 景迂学案 晁说之 同上 
    巻23 荥阳学案 吕希哲 吕公著的关系者 
    巻24 上蔡学案 谢良佐 以下、程门=程氏的高弟 北宋末至南宋初期
    巻25 亀山学案 杨时 

    卷26 廌山学案 游酢 

    卷27 和靖学案 尹焞 

    卷28 兼山学案 郭忠孝等 

    卷29 震沢学案 王苹等 

    卷30 刘李诸儒学案 刘绚等 程氏的弟子 
    卷31 吕范诸儒学案 
    张载弟子(关学) 
    卷32 周许诸儒学案 
    永嘉学派(程氏弟子) 
    卷33 王张诸儒学案 
    邵雍弟子 
    卷34 武夷学案 胡安国 胡氏湖南学之开始 
    卷35 陈邹诸儒学案 陈瓘?邹浩 北宋末学者 
    卷36 紫微学案 吕本中等 
    南宋初期
    卷37 汉上学案 朱震 谢良佐弟子 
    巻38 黙堂学案 陈渊 以下,杨时弟子 
    巻39 予章学案 罗从彦 

    巻40 横浦学案 张九成 

    巻41 衡麓学案 胡寅 胡氏湖南学 
    巻42 五峰学案 胡宏 同上 
    巻43 刘胡诸儒学案 
    朱熹的先师 
    巻44 赵张诸儒学案 赵鼎?张浚 南宋初期的学者政治家 
    巻45 范许诸儒学案 范浚?许翰等 同上 
    巻46 玉山学案 汪应辰 程门门流 北宋中期
    巻47 艾轩学案 林光朝 同上 
    巻48/49 晦翁学案上下 朱熹 东南三贤 
    巻50 南轩学案 张栻 同上 
    巻51 东莱学案 吕祖谦 同上 
    巻52 艮斋学案 薛季宣 以下永嘉学派/事功派 
    巻53 止斋学案 陈傅良 

    巻54/55 水心学案上下 叶适 

    巻56 龙川学案 陈亮 永康学派/事功派 
    巻57 梭山复斎学案 陆九韶?陆九龄 陆学 
    巻58 象山学案 陆九渊 陆学/朱熹的对手 
    巻59 清江学案 刘清之 朱熹友人 
    巻60 说斎学案 唐仲友 永嘉学派的同调 
    巻61 徐陈诸儒学案 
    陆学的同调 
    巻62 西山蔡氏学案 蔡元定 以下,朱熹的弟子 
    巻63 勉斎学案 黄干 

    巻64 潜庵学案 辅广 

    巻65 木钟学案 陈埴等 

    巻66 南湖学案 杜煜等 

    巻67 九峰学案 蔡沈 

    巻68 北渓学案 陈淳 

    巻69/70 沧洲诸儒学案上下 
    朱熹的诸弟子 
    巻71 岳麓诸儒学案 
    张栻弟子 
    巻72 二江诸儒学案 
    张栻弟子 
    巻73 丽泽诸儒学案 
    吕祖谦弟子 
    巻74 慈湖学案 杨简 以下、陆九渊弟子(陆学) 
    巻75 絜斋学案 袁燮 

    巻76 广平定川学案 舒璘?沈焕 

    巻77 槐堂诸儒学案 
    陆学学者 
    巻78 张祝诸儒学案 
    邵雍的后学 
    巻79 丘刘诸儒学案 
    其他 
    巻80 鹤山学案 魏了翁 朱熹私淑 南宋末
    巻81 西山真氏学案 真德秀 朱熹再传 
    巻82 北山四先生学案 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 金华学派 南宋末到元朝
    巻83 双峰学案 饶鲁 

    巻84 存斋晦静息庵学案 汤千?汤巾?汤中 

    巻85 深宁学案 王应麟 

    巻86 东发学案 黄震 

    巻87 静清学案 程端蒙?程端学 

    巻88 巽斋学案 欧阳新 

    巻89 介轩学案 董梦程等等 

    卷90 鲁斎学案 许衡 华北的朱子学 元朝
    卷91 静修学案 刘因 江南的朱子学 
    卷92 草庐学案 吴澄 同上 
    卷93 静明実峰学案 
    陆学四伝 
    卷94 师山学案 郑玉 

    卷95 萧同诸儒学案 
    其他 
    卷96 元祐党学案 
    元祐党禁一览表 其他
    卷97 庆元党学案 
    庆元党禁一览表 
    卷98 荆公新学略 王安石 新学 北宋中期
    卷99 苏氏蜀学略 苏洵?苏轼?苏辙 蜀学 北宋中期
    卷100 屏山鸣道集说略 李纯甫 元朝的儒佛折衷论者 元朝
     
        正文阅读
    第000卷 卷首 宋元儒学案序录
    第001卷 卷一 安定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02卷 卷二 泰山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03卷 卷三 高平学案(全氏补本)
    第004卷 卷四 庐陵学案(全氏补本)
    第005卷 卷五 古灵四先生学案(全氏补本)
    第006卷 卷六 士刘诸儒学案(全氏补本)
    第007卷 卷七 涑水学案(上)
    第008卷 卷八 涑水学案(下)
    第009卷 卷九 百源学案(上)
    第010卷 卷十 百源学案(下)
    第011卷 卷十一 濂溪学案(上)
    第012卷 卷十二 濂溪学案(下)
    第013卷 卷十三 明道学案(上)
    第014卷 卷十四 明道学案(下)
    第015卷 卷十五 伊川学案(上)
    第016卷 卷十六 伊川学案(下)
    第017卷 卷十七 横渠学案(上)
    第018卷 卷十八 横渠学案(下)
    第019卷 卷十九 范吕诸儒学案(全氏补本)
    第020卷 卷二十 元城学案(全氏补本)
    第021卷 卷二十一 华阳学案(全氏补本)
    第022卷卷二十二 景迂学案(全氏补本)
    第023卷 卷二十三 荥阳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24卷 卷二十四 上蔡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25卷 卷二十五 龟山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26卷 卷二十六 廌山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27卷 卷二十七 和靖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28卷 卷二十八 兼山学案(全氏补本)
    第029卷 卷二十九 震泽学案(全氏补本)
    第030卷 卷三十 刘李诸儒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31卷 卷三十一 吕范诸儒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32卷 卷三十二 周许诸儒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33卷 卷三十三 王张诸儒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34卷 卷三十四 武夷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35卷 卷三十五 陈邹诸儒学案(全氏补本)
    第036卷 卷三十六 紫微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37卷 卷三十七 汉上学案(全氏补本)
    第038卷 卷三十八 默堂学案(全氏补本)
    第039卷 卷三十九 豫章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40卷 卷四十 横浦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41卷 卷四十一 衡麓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42卷 卷四十二 五峰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43卷 卷四十三 刘胡诸儒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44卷 卷四十四 赵张诸儒学案(全氏补本)
    第045卷 卷四十五 范许诸儒学案(全氏补本)
    第046卷 卷四十六 玉山学案(全氏补本)
    第047卷 卷四十七 艾轩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48卷 卷四十八 晦翁学案(上)
    第049卷 卷四十九 晦翁学案(下)
    第050卷 卷五十 南轩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51卷 卷五十一 东莱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52卷 卷五十二 艮斋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53卷 卷五十三 止斋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54卷 卷五十四 水心学案(上)
    第055卷 卷五十五 水心学案(下)
    第056卷 卷五十六 龙川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57卷 卷五十七 梭山复斋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58卷 卷五十八 象山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59卷 卷五十九 清江学案(全氏补本)
    第060卷 卷六十 说斋学案(全氏补本)
    第061卷 卷六十一 徐陈诸儒学案(全氏补本)
    第062卷 卷六十二 西山蔡氏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63卷 卷六十三 勉斋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64卷 卷六十四 潜庵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65卷 卷六十五 木钟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66卷 卷六十六 南湖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说明:此文的页码有缺,点击连接查看。
    第068卷 卷六十八 北溪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69卷 卷六十九 沧洲诸儒学案(上)
    第070卷 卷七十 沧洲诸儒学案(下)
    第071卷 卷七十一 岳麓诸儒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72卷 卷七十二 二江诸儒学案(全氏补本)
    第073卷 卷七十三 丽泽诸儒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74卷 卷七十四 慈湖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75卷 卷七十五 絜斋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76卷 卷七十六 广平定川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77卷 卷七十七 槐堂诸儒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78卷 卷七十八 张祝诸儒学案(全氏补本)
    第079卷 卷七十九 丘刘诸儒学案(全氏补本)
    第080卷 卷八十 鹤山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81卷 卷八十一 西山真氏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82卷 卷八十二 北山四先生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83卷 卷八十三 双峰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84卷 卷八十四 存斋晦静息庵学案(全氏补本)
    第085卷 卷八十五 深宁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86卷 卷八十六 东发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87卷 卷八十七 静清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88卷 卷八十八 巽斋学案(全氏补本)
    第089卷 卷八十九 介轩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90卷 卷九十 鲁斋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91卷 卷九十一 静修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92卷 卷九十二 草庐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93卷 卷九十三 静明宝峰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第094卷 卷九十四 师山学案(全氏补本)
    第095卷 卷九十五 萧同诸儒学案(全氏补本)
    第096卷 卷九十六 元祐党案(附《绍兴学禁》)
    第097卷 卷九十七 庆元党案(附晚宋诋詈诸儒者)
    第098卷 卷九十八 荆公新学略(全氏补本)
    第099卷 卷九十九 苏氏蜀学略(全氏补本)
    第100卷 卷一百 屏山鸣道集说略(全氏补本)


    該書保存南宋史料甚多,史學價值甚高,當做宋代史料瀏覽

    所谓学案仍然是半部官史。有时候对古代文学就是这样又爱又恨,文学史总也逃不掉是部官史(这样的牢骚又和学案关系并不大了。。。。

    是很多年前在读《宋元学案补遗》时候写得瞎话,脑洞特别多,连读书笔记都算不上。后来百度空间没了,今天挖出来,存个档。
    我认为,非议中国古典哲学的人,大部分根本没看过《宋元学案补遗》,不懂宋人的宇宙与思辨。不服也不跟你掐。哼。
    ---------------------------
    先拜黄宗羲,黄宗羲的牛逼儿子黄百家,全祖望大人,宋元学案是宝。书么,要考试的时候自然被小盆友瓜分了。幸好手上有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大纲,钱穆的中国思想史六讲,今天借到一本两宋思想述评,是仅剩的看上去不错的存货,船山全书里有正蒙注,加上陈荣捷的资料汇编,反正只考周敦颐,张载,邵雍,应该凑合。

    看书有废话,误入欢迎绕道。

    是很多年前在读《宋元学案补遗》时候写得瞎话,脑洞特别多,连读书笔记都算不上。后来百度空间没了,今天挖出来,存个档。
    我认为,非议中国古典哲学的人,大部分根本没看过《宋元学案补遗》,不懂宋人的宇宙与思辨。不服也不跟你掐。哼。
    ---------------------------
    先拜黄宗羲,黄宗羲的牛逼儿子黄百家,全祖望大人,宋元学案补遗是宝。书么,要考试的时候自然被小盆友瓜分了。幸好手上有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大纲,钱穆的中国思想史六讲,今天借到一本两宋思想述评,是仅剩的看上去不错的存货,船山全书里有正蒙注,加上陈荣捷的资料汇编,反正只考周敦颐,张载,邵雍,应该凑合。

    看书有废话,误入欢迎绕道。

    1.

    在新儒学方面,明承宋是脉络传承,然而宋代在学术,明代更多是行己。

    明清之交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极有意思的时代,可以与魏晋对观。然而我说魏晋时代丧失的是人生观,是人之于生活的绝望,明清之交丧失的是宇宙观,是人对于世界的绝望。史景迁在写张岱的时候不经意写了一句话,大意是崇祯十七年是张岱对于时间最后的印象。

    这句话其实很敏锐,张岱的印象可以概括晚明学者的普遍心理。再之后改朝换元,他们度量时间的准衡失去了。奥古斯丁那话好像是这么说的,时间是一种思想的延伸,是人借由度量自我的标准,人借由时间所谓的过去未来延伸自己,所以时间是意识之存在的标尺。对于他们来说,时间不存在,自我也随之湮灭。整个的身外和自我都失去了标准和意义,却又不能忘记继绝世兴废国的习惯,于是这种挣扎只能反求诸己身,守住良知,在一个不能成圣的时代做自己。

    所以顾炎武的那句话其实是很悲壮的,行己有耻,博学于文。这两句话都不稀奇,孔子都说过。然而两句连起来作为座右铭,实实在是有在孤独的暗夜里石匮藏书用血肉之躯炼成标尺刻度的意思。所以晚明人喜欢做史书,读鉴通论,石匮书,日知录,甚至廿二史杂记。传统的史官精神在真实坦率,但这些私人的史书则更加的睿智,锋利。

    魏晋人很有意思。看上去是极端自由主义的,但潜意识里都抱着一种“群”的态度和希望,怪也怪在一起,所以各种这个名士团体那个名士团体。魏晋的怪人提供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策略其实一点不少,只不过这些他们真正想让人注意的东西在时间里淹没在行为艺术之下。反而明清之交的文人,显得沉默,坚韧,并且悲怆。不过这让他们看起来比魏晋精致的风雅多了一点英雄气。

    比如说黄百家,他的故事有点像武侠小说。黄宗羲的儿子,著述就算不等身也可以算时代中一流的学者。然而这个内家高手曾经被挑战武功,于是无奈应约,直言不用兵器,恐怕伤人,捡起地上一根树枝,轻松击败刀剑相向的江湖中人。

    如果黄百家的故事不可信的话,王阳明打过的胜仗在晚明总共的胜仗里也很可以一数。所以钱穆说,研究王阳明重在年谱。他生命的故事就是他的学术思想,这才是古之学者的风范呐。颜习斋的结交标准最有代表性:忠孝恬淡之君子,豪迈英爽之俊杰。

    有点像司马迁的游侠列传是不是。所以,要我说,魏晋之学在通天人之际,明清之交在究古今之变。殊途同归在成一家之言。

    2.

    从张载《正蒙》开始吧。

    一个问题,为毛到了末世的时候儒家就不管用了?战乱瘟疫的时候可以信佛可以信道,就是没人信扯淡狗屁儒家。仁仁仁,爱爱爱,人家把你儿子都吃了你还爱?儒家的原教旨都是很容易证伪的,比如说孔子说仁者是怎么怎么怎么的,那个谁谁谁他就不是仁,虽然他官儿不小然则不能成圣。

    可是,你仁你爱你牛逼,那你怎么还丧家狗一个呢?素王,素王管个毛用啊,能吃么?所以儒家很容易就受到了信任危机。它很少去探讨一些不能够证实也不能够证伪的东西,比如说天地是怎么来的,宇宙是怎么运行的。就算说了,比如说易传,那也是为人世的事情找一个规律。

    所以要解决儒家的信任危机就只好向道家学习搬出玄之又玄的宇宙论来。要说儒家是教,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这里算是发展完全了。能让人死心塌地相信的东西,只能是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新儒家宇宙论的发展应该从周敦颐开始看起。不管先掠过,还是张载。

    张载怎么解释那个仁了爱了还是没办法成圣的事儿?德不胜气,性命于气,德胜其气,性命于德。……气质不可变者,独死生修夭而已。

    首先,像颜回那样啥都有了就是没命的人不在我讨论的范围之内。
    而后,所谓天理也者,能悦诸心,能通天下之志之理也。能使天下悦且通,则天下必归焉,不归焉者,所乘所遇之不同,如仲尼与继世之君也——大意,你自个儿存了天理了,环境不好运气不成,成不了圣,那也不是我的理论的问题,是你的特殊情况。

    张载老师这绝对是一个典型的哲学讨论。好比马克思那个交往异化对原始状况的定义,原始状况下我想得到你的东西,并不需要以别的为交换,你就给我。
    有人问,谁说的?
    马克思说我也不知道。这叫逻辑起点,逻辑起点不负实证的责任>_<(马克思这招绝对是跟黑格尔学坏了= =)

    我原来觉得朱熹由释入儒奇怪,现在看起来是少见多怪。两宋的儒家对佛学和道家吸收的那真是不吐骨头的。你看它满口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一不小心就发现,诶,这其实是从佛教里化来的。

    比如说正蒙里面的大心篇有一句,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
    最后一句典型的是禅宗的教化,坛经里面有一句,忘了原文是什么,大意就是坐在斗室之间觉得自己被困,不是被斗室困住,而是被心中给自己限定的斗室的概念给困住。
    大心这个概念可不就是“无所住”么。

    只不过禅宗不讲它的包容性而是讲它的不确定性,但是包容性实际上是被不确定性所概括的。
    比如说慧能一个故事,到曹溪宝林山问一个地主划地建寮房,人家问你要多大的地,他就把坐具拿出来给人家看,人想坐具才巴掌大一块,结果那坐具一下子变得特别大,划了四座山中间的所有地方。这个按照禅宗的看法,坐具其实是空的,它可以就一块巴掌那么大也可以包含四座山甚至更大,因而看上去有欺骗性实际上还就是教义之一,意思是不能“着相”OTZ

    禅宗讲不确定性为了揭示万事万物"空"的本质,所以要禅定涅槃。
    而张载讲"大其心"是为了尽心穷理,物我合一。则天地与我并生。
    就是所谓的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知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诚不独诚的“尽性”。
    诶,所以那句话是张载说的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被张载吸收的“释”或者“道”的宇宙观最后都归于无,或者空。但是张载理论里的“气”或者“太虚”倒是与理相一致——气和理是事情的两个方面,一个可见,一个不可见。

    所以张载和程朱他们不一样的就在于理气的合一,他的宇宙观从虚无走向了实在。所以我家实诚人王夫之大叔喜欢他。

    这是张载的宇宙人生观比单纯化用道家的周敦颐,邵雍高明的地方。虽则他的本体论其实很有问题,既说“太虚”是本体,又把太虚与气二元对立“合虚与气有性之名”,二元对立了又让他们互相转化“虚空即气”。
    就不从理论建构的瑕疵来看,后世的新儒家程颢之类的攻讦他大多就是因为这个“虚空”两个字让人联想到异教徒的本无信仰。

    3.

    今天上宗教课,说一个唯识宗大师说佛教的判教者(大概是说禅宗,净土的)就该被狠狠的骂。而后想到被骂了很多年的宋明理学,顺带儒家。它大概就是从周敦颐开始惹人讨厌的。

    太极图说就是个为了把圣人宇宙化的阴谋,前一半基本cos道家的宇宙观只是为了将通书里面“诚”的至高地位在一元论的宇宙中间找到本体的位置。

    钱穆这句话说的很一针见血,说先秦儒家是淑世之学,而宋明是自淑之学。

    先秦,无论孔孟总有一副就算是丧家狗,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态度。
    圣人对他们而言是一种行为,一种曾经有过而后绝版的典雅姿态。但是从周敦颐开始,圣人变成一种偶像崇拜,真正尸位素餐不食人间烟火起来。

    所以他的那派,传下去的程朱,格物致知,主静立诚,越来越往虚里说。以至于王阳明格物终于没啥知,而后有明清儒家的行动派。
    孔颜之乐本来的潇洒,到周敦颐终于没有了。他从道家和佛家的手里抢回来崇拜,偶像的样子却已经变了。

    至于邵雍,人吧,有时候就很奇怪,明明是一个应该讨厌的神棍偏偏喜欢的很。
    莫名其妙的。
    算命的人叫神棍,算命算的很准的用什么皇极之数算世算运的叫邵神棍。
    邵雍继续把周敦颐从道家那儿借宇宙观的办法发扬光大,只是本体不再是无极而是心。天地万物之道尽之于人。人之所以能尽天地万物之道者,以能尽心知性也。常人执我,至失其性而蔽于情,惟至人能以一心观万心。←抄完道家抄佛家。

    周敦颐给儒家加了一个宇宙本体论,邵雍给儒家加上了神秘主义。虽则是北宋五家之一,神棍的学术并不算特别的重要,然而斯人萌。神棍曾经住过苏门山(嵇康也住过),布裘疏食,刻苦自励。而后发现昔人尚友千古,吾独未及四方,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

    一般这样的牛人都喜欢装,然而神棍先生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可惜他口谈德化,要是玄远的话可不就是道家那帮神经病。

    可见天下神棍其实是一家。邵雍的学术,自然是皇极经世书。然而他的诗集,叫击壤集。应该典出那首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就是他的生活状态么。
    这卷诗集,终于名实相副,文笔一般,然而文风潇洒:风起萍藻,凉生袖衣。林宗何在,范蠡何归。他的生活态度,倒很有点先秦儒家的遗风诶。

     

      国史五千年,英才辈出,太多聪慧俊秀之人,于是湮没无闻了。如果一位古人,他不曾出现于中学教育的历史教科书中(这些教科书的选材自然有它的片面性和取向性),不曾出现于某部戏说历史的电视连续剧中,或者不曾与某一件近似传奇的历史事件有所关联,那么他被普通国人所知道的机会实在可是说接近于无。我曾无聊之间翻看一部《明史》列传部分的目录,发现居然多数是不认识的名字,那感觉倒很像翻看《聊斋志异》的目录。可被录入正史的自然不是寻常人物,可是他们最终在草野间留下了什么痕迹呢?
            读这一部《宋元学案补遗》,时常会有相似的感觉。梨洲先生这部书,只求客观地描述理学(宋学)在宋元两朝的师承与发展,而其中记载的诸人物,亦有许多是不为现代人所了解的。比如开篇即为“北宋五子”分别立传。这五人可是说是宋学的开创者,他们继承了晚唐韩愈的思想,加以发扬,最终建立了宋学的完整体系。这五人几乎处于同时代,一脉相传,但是时至今日,他们在人们心里的认知度相差极大。
            周敦儒是二程的老师,另一篇《爱莲说》入选中学课本,所以他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二程是朱子学说的本源,另外有“程门立雪”等传说,所以他二人的辨识度也较高。另外两人,张载与邵雍,就没有这种幸运了。
            说到张载,恐怕知道他的人不会太多。但是他的几句话应该流行甚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掷地有声的话,虽然是脱胎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却更有宏伟博大的气势,把一个人在此生的责任,归纳得如此高尚深远,怎能不教无数热血青年血脉贲张?
            冯友兰先生曾把这几句话称为“横渠四句”,先贤中把它们作为座右铭的也不在少数。我们善于引用的邻国,曾经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幕式把这几句话放在大屏幕上,据说当时就震惊世界了。这几句话其实不过是横渠先生立言的一个代表,他倒是真为自己作了两则座右铭,分别是《西铭》与《东铭》,《西铭》一篇尤为突出,这一篇虽然“大抵皆古人说话集来”(《朱子语类》),但是其深刻纯粹实是前儒所未发。将个人的小我生命置于宇宙洪荒的无尽中,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让人心中升腾起一种类似于宗教的体验般的崇高感,又不至于陷于迷信的虚无。所以朱子说过:“程门专以《西铭》开示学者。“ 正是因为这一篇《西铭》阐发了”仁“的本体,简直是”可达天意“。
            横渠先生少年时有志于军事。范仲淹认为他是可靠之材,戒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樂,何事于兵!”横渠先生于是退而求学,卓有成就。后入朝为官,正值王安石第一次变法。先生与安石意见不和,以至贬官出外。最终托病归乡,潜心向学。先生极重礼教,身躬示范,关中风俗一变而有三代之风。他一生著述颇丰,对易学多有阐发。他推崇的“太虚”等思想虽是为对治当时佛学的思潮而发,但是对后世诸儒的学术观点有很大的影响。他一生以名教为己任,认识到宇宙的大秩序反映于人类社会上,就是名教二字,所以教诲每个人都应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承担起自己的使命。
           
            《西铭》一文,字数不多,却值得一生反复吟诵。所以全录于下: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颖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厎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於从而顺令者,伯奇也。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於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存,吾顺事;没,吾宁也。”活着的时候,我做我该做的事;死去之后,我就得到我应得的安宁。这是最豁达上进的人生境界,是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应该对追求的,虽然做到这此需要一生的修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几句话却不是人人可为,只把它们当作人生的终极理想吧。
            有趣的是,我们热爱传统文化的总理曾经引用过这四句。而他在另一个场合又引用了王安石”三不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让张载与王安石这一对政见完全相左的古人情何以堪!

    为学大要,只在求放心。此心泛滥无所收拾,,将甚处做管辖处,其它用功总嫌慢。须先就自心上立得定, 决不杂, 则自然光明四达, 照用有余。(《宋元学案补遗·晦翁学案上》)

    詹阜民一日侍坐陆九渊,陆九渊曰:“学者能常闭目亦佳。”詹阜民“遂学静坐, 夜以继日, 如此者半月。一日下楼, 忽觉此心已复澄莹中立” ,乃自吟“翼乎如鸿毛遇顺风, 沛乎若巨鱼纵大壑, 岂不快哉”。(《宋元学案补遗·槐堂诸儒学案》)


免责申明:
1.本站不生产任何资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再版等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但若某资影响到您的版权,请版权拥有者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本站负有移除该资源的义务! 3.本站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我们将尽快处理! 4.本站服务资源不定时更新,展示极为有限,如果需要更多资源的代找服务,请联系客服!本站暂未提供交易接口,如需更多资源代找及交易服务,请咨询客服! 5.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为站点运行消耗及各项服务的综合费用! 6.本站展示资源及代找资源的内容与本人无关,尤其其中堪舆地理易学中医等相关资源,所有资源内容仅供参考,本站不负有任何责任! 7.仅供学习和交流优质文化服务,便利大众,以上,请知晓!